開角龍

體型
| 高度 (m) | 3.8 |
|---|---|
| 體長 (m) | 7.5 |
| 重量 (kg) | 1,500 |
資料
| 壽命 | 37 - 74 |
|---|---|
| 恢復力 | 130 |
| 攻擊力 | 35 |
| 防禦力 | 25 |
| 飛鏢槍治療抗性 | 106 |
| 麻醉劑抗性 | 106 |
| 抗毒性 | 100 |
保全
| 安全等級 | 3 |
|---|---|
| 威脅 | 巡邏隊四輪傳動車 |
| 恐龍傳送/召喚 | 是 |
環境需求
| 舒適度 | 50% , 70% , 90% | |
|---|---|---|
| 開放空間 (m2) | 1550 | 39% |
| 森林 (m2) | 750 | 19% |
| 水域 (m2) | 150 | 4% |
| 地面樹葉 (m2) | 1550 | 39% |
解鎖條件
基因合成
| 恐龍蛋 | 2 - 5 |
|---|---|
| 需求 (基因) | 5 |
| 科學家 (最大) | 3 |
| 耗時 | 50秒 |
| 費用 | $110,000 |
孵化
| 需求 (福利) | 5 |
|---|---|
| 科學家 (最大) | 3 |
| 耗時 | 2分 30秒 |
| 費用 | $220,000 |
遺傳基因組特性機率
| 基因改造 (最大) | 5 | |
|---|---|---|
| 社交性 | 25% | 喜愛交際 |
| 習性 | 9% | 溫和 |
| 侵略性 | 25% | 好鬥 |
| 夜行性 | 4% | 夜行性 |
疾病
| 免疫 | 無 |
|---|---|
| 易受感染 | 鉤蟲 |
描述
植食性的開角龍是角龍科恐龍的一屬,外型近似三角龍,但體型比其知名的近親明顯小得多。開角龍體重約 1.5 噸,體長將近 7.5 公尺,臉部的三根角與頸部的大型頸盾,是牠最顯著的特徵。
發現
開角龍於 1898 年由加拿大古生物學家勞倫斯·莫里斯·賴博發現,他在加利福尼亞州莓果溪開挖出開角龍的部分頸盾。牠原先被歸類為獨角龍的一個屬,並於後續研究確認為新發現。後續年間陸續發現更多遺骸,使專家得以分類出開角龍屬底下的各類新物種。
古生態學
開角龍生活在約七千五百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的加拿大。牠與其他多種恐龍共存,包括尖角龍與聲名狼藉的暴龍。牠會用強壯堅韌的喙將植物從地面拔起,其堅硬的皮膚則有助於抵禦掠食者。







同住偏好
物種行為是從遊戲文件中提取,但不一定確保發生。物種的統治性、領地和遺傳基因組特性等多種因素一併決定了物種之間是否真的會打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