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河龍

體型
| 高度 (m) | 1.7 | 
|---|---|
| 體長 (m) | 3.5 | 
| 重量 (kg) | 78 | 
資料
| 壽命 | 44 - 88 | 
|---|---|
| 恢復力 | 130 | 
| 攻擊力 | 34 | 
| 防禦力 | 18 | 
| 飛鏢槍治療抗性 | 60 | 
| 麻醉劑抗性 | 60 | 
| 抗毒性 | 115 | 
保全
| 安全等級 | 4 | 
|---|---|
| 威脅 | 巡邏隊四輪傳動車 | 
| 恐龍傳送/召喚 | 是 | 
環境需求
| 舒適度 | 50% , 70% , 90% | |
|---|---|---|
| 森林 (m2) | 1500 | 31% | 
| 水域 (m2) | 300 | 6% | 
| 地面樹葉 (m2) | 3000 | 63% | 
解鎖條件
基因合成
| 恐龍蛋 | 2 - 7 | 
|---|---|
| 需求 (基因) | 4 | 
| 科學家 (最大) | 3 | 
| 耗時 | 30秒 | 
| 費用 | $94,000 | 
孵化
| 需求 (福利) | 4 | 
|---|---|
| 科學家 (最大) | 3 | 
| 耗時 | 1分 30秒 | 
| 費用 | $188,000 | 
遺傳基因組特性機率
| 基因改造 (最大) | 5 | |
|---|---|---|
| 社交性 | 25% | 不愛交際 | 
| 寬容 | 25% | 寬容 | 
| 習性 | 9% | 溫和 | 
| 夜行性 | 4% | 夜行性 | 
疾病
| 免疫 | 無 | 
|---|---|
| 易受感染 | 無 | 
描述
冥河龍是厚頭龍科的植食恐龍,生存於六千五百萬至六千八百萬年前的美國西部。這一屬恐龍體長可超過 3 公尺,頭部後方有用於抵禦掠食者的巨大骨質角,相當容易辨認。學名原意為「冥河的魔鬼」,意指希臘神話中分隔地球與死後世界的河流。
發現
冥河龍的歷史充滿爭議,對於其分類的觀點也眾說紛紜。第一隻冥河龍在十九世紀末於蒙大拿州的地獄溪地層發現,但直到 1982 年才由漢斯·戴爾特·蘇伊士與彼得·高爾頓定義為新的一個屬並正式命名。而現在的某些專家認為當時發現的標本其實是幼年厚頭龍。
古生態學
冥河龍與許多其他恐龍於白堊紀末期共存,與艾德蒙托龍、三角龍、甲龍以及頂級掠食者暴龍一同在北美洲的森林與平原出沒。






















同住偏好
物種行為是從遊戲文件中提取,但不一定確保發生。物種的統治性、領地和遺傳基因組特性等多種因素一併決定了物種之間是否真的會打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