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角龍

體型
| 高度 (m) | 2 |
|---|---|
| 體長 (m) | 8 |
| 重量 (kg) | 1,500 |
資料
| 壽命 | 49 - 74 |
|---|---|
| 恢復力 | 21 |
| 攻擊力 | 54 |
| 防禦力 | 29 |
| 飛鏢槍治療抗性 | 94 |
| 麻醉劑抗性 | 94 |
| 抗毒性 | 100 |
環境需求
| 舒適度臨界線 | 45% | |
|---|---|---|
| 草原 (m2) | 7100 | 73% |
| 森林 (m2) | 2600 | 27% |
| 偏好的古生植物 | 木賊 | |
| 棕櫚 | ||
| 腐木 | ||
| 有害的古生植物 | 巴婆果 | |
| 苔蘚 | ||
| 蘇鐵 | ||
解鎖條件
通過在下列挖掘場出土化石,以解除鎖定:
| 挖掘場 | 化石品質 | 化石數量 | 地點 | 耗時 | 費用 |
|---|---|---|---|---|---|
| 馬蹄峽谷地層 | ★ | 1 | 北美洲 | 加拿大 | 亞伯達省 | 2分 | $60,000 |
| ★★ | 5 | ||||
| ★★★ | 3 | ||||
| 史科拉德地層 | ★★ | 5 | 北美洲 | 加拿大 | 亞伯達省 | 2分 | $75,000 |
| ★★★ | 2 | ||||
| ★ | 1 | ||||
| 恐龍公園地層 | ★★★ | 2 | 北美洲 | 加拿大 | 亞伯達省 | 2分 | $60,000 |
| ★ | 1 |
孵化
| 耗時 | 4分 13秒 - 4分 41秒 |
|---|---|
| 費用 | 250,000 |
疾病
| 免疫 | 彎曲桿菌 |
|---|---|
| 易受感染 | 鉤蟲 |
描述
開角龍 (Chasmosaurus) 是體型中等的角龍科恐龍,棲息於北美洲。牠和三角龍一樣,臉上有三根角與寬大的頸盾。牠的頸盾硬度可能不足以作防衛用途,真正用途或許是吸引配偶,或在族群中辨識個體用。牠的學名意思是“開洞的蜥蜴”,因為頭盾骨有減輕重量的孔洞。牠們與所有角龍一樣,是植食性動物。
發現
在 1898 年,第一具開角龍化石在加拿大莓果溪出土,後來在 1913 年出土了數具完整的頭部骨骼化石,開角龍屬就此正式定名。這些標本來自加拿大亞伯達省的恐龍公園地層。後來在此區發現更多同屬的化石,經鑑定為開角龍屬的兩個種。
古生態學
恐龍公園地層的恐龍與植物相豐富多彩,顯示古時的環境資源豐富,而魚類與兩生類化石的存在,則表示此地區古時有充足的水體。




同住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