盔龍

體型
| 高度 (m) | 3 |
|---|---|
| 體長 (m) | 9 |
| 重量 (kg) | 4,000 |
資料
| 壽命 | 43 - 101 |
|---|---|
| 恢復力 | 49 |
| 攻擊力 | 12 |
| 防禦力 | 0 |
| 飛鏢槍治療抗性 | 94 |
| 麻醉劑抗性 | 94 |
| 抗毒性 | 122 |
環境需求
| 舒適度臨界線 | 20% | |
|---|---|---|
| 草原 (m2) | 6600 | 62% |
| 森林 (m2) | 4000 | 38% |
| 偏好的古生植物 | 針葉樹 | |
| 棕櫚 | ||
| 腐木 | ||
| 銀杏 | ||
| 有害的古生植物 | 木賊 | |
| 蘇鐵 | ||
| 青草 | ||
解鎖條件
通過在下列挖掘場出土化石,以解除鎖定:
| 挖掘場 | 化石品質 | 化石數量 | 地點 | 耗時 | 費用 |
|---|---|---|---|---|---|
| 馬蹄峽谷地層 | ★ | 1 | 北美洲 | 加拿大 | 亞伯達省 | 2分 | $60,000 |
| ★★ | 3 | ||||
| ★★★ | 3 | ||||
| 史科拉德地層 | ★★ | 4 | 北美洲 | 加拿大 | 亞伯達省 | 2分 | $75,000 |
| ★ | 1 | ||||
| 恐龍公園地層 | ★★★ | 2 | 北美洲 | 加拿大 | 亞伯達省 | 2分 | $60,000 |
| ★ | 1 | ||||
| ★★ | 3 | ||||
| 蘭斯地層 | ★★★ | 2 | 北美洲 | 美國 | 懷俄明州 | 2分 | $75,000 |
孵化
| 耗時 | 2分 38秒 - 2分 55秒 |
|---|---|
| 費用 | 145,000 |
疾病
| 免疫 | 無 |
|---|---|
| 易受感染 | 感冒 |
描述
盔龍 (Corythosaurus) 是古代棲息在北美洲的鴨嘴龍,為群居植食恐龍,屬於較大型的鴨嘴龍。牠們的頭部有頭冠,內部的鼻腔與鶴鴕的鼻腔構造相似,很可能用於發聲。牠們的學名意思是“有科林斯式頭盔羽飾的蜥蜴”,指的是牠們頭冠的形狀。雄性與雌性的頭冠略有差異,科學家認為雄性盔龍擁有較大的頭冠,是為了爭奪配偶。
發現
第一具標本在 1911 年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的紅鹿河,後續有更多化石出土,經鑑定為同屬的兩個種。
古生態學
盔龍在牠出土的地層當中分佈相當廣。不過學者發現,個別族群的分佈範圍比相似的現代哺乳類要窄。




同住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