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頭龍

體型
| 高度 (m) | 1 | 
|---|---|
| 體長 (m) | 2 | 
| 重量 (kg) | 43 | 
資料
| 壽命 | 33 - 82 | 
|---|---|
| 恢復力 | 37 | 
| 攻擊力 | 21 | 
| 防禦力 | 0 | 
| 飛鏢槍治療抗性 | 50 | 
| 麻醉劑抗性 | 50 | 
| 抗毒性 | 80 | 
環境需求
| 舒適度臨界線 | 25% | |
|---|---|---|
| 草原 (m2) | 6000 | 67% | 
| 森林 (m2) | 3000 | 33% | 
| 偏好的古生植物 | 木賊 |  | 
| 蘇鐵 |  | |
| 青草 |  | |
| 有害的古生植物 | 針葉樹 |  | 
| 樹蕨 |  | |
| 銀杏 |  | |
解鎖條件
通過在下列挖掘場出土化石,以解除鎖定:
| 挖掘場 | 化石品質 | 化石數量 | 地點 | 耗時 | 費用 | 
|---|---|---|---|---|---|
| 耐梅蓋特組地層 | ★ | 3 | 亞洲 | 蒙古 | 戈壁沙漠 | 2分 | $90,000 | 
| ★★ | 10 | ||||
| ★★★ | 7 | 
孵化
| 耗時 | 1分 - 1分 20秒 | 
|---|---|
| 費用 | 130,000 | 
疾病
| 免疫 | 無 | 
|---|---|
| 易受感染 | 無 | 
描述
平頭龍 (Homalocephale) 是一種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厚頭龍。牠的名字“Homalocephale”源自於希臘文的“homalos”,意思是“平坦”,而“kephale”則是頭部的意思,指的是這種恐龍呈扁平半圓形的頭骨。平頭龍的頭骨將牠們和厚頭龍等頭蓋骨厚實的恐龍區隔開來。有理論認為,高顱頂和扁平顱頂的恐龍都會用頭部 (以及強壯且具支撐力的骨盆) 來進行防禦,高顱頂的恐龍傾向用頭部進行撞擊,低顱頂的恐龍則傾向用頭部來推擠。也有理論認為這種頭頂平坦的厚頭龍只是其他厚頭龍的幼龍。
發現
平頭龍的屬和種 Homalocephale calathocercos 是由專門研究蒙古恐龍的兩位波蘭古生物學家特雷莎·瑪麗恩斯卡和哈爾茲卡·奧斯莫爾斯卡於 1974 年描述記錄。瑪麗恩斯卡和奧斯莫爾斯卡也在同一年描述了傾頭龍的屬和種 Prenocephale prenes。有人認為平頭龍和傾頭龍可能只是不同年齡或性別的同種生物,但瑪麗恩斯卡和奧斯莫爾斯卡注意到許多構造上的差異,足以認定兩者是不同的類別。
古生態學
平頭龍居住於現今的蒙古地區,雖然那裡現在主要為乾燥的沙漠,但當時可能是個由高海拔森林構成的棲息地。對於厚頭龍飲食習慣的紀錄並不多,不過大多認為牠們是植食恐龍,也有可能是以植物和昆蟲為食的雜食性恐龍。由於研究學者在厚頭龍的牙齒上發現多種磨損形式,我們至少可以知道不同的厚頭龍物種飲食習慣有顯著的差別。





同住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