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龍

體型
| 高度 (m) | 2 |
|---|---|
| 體長 (m) | 8 |
| 重量 (kg) | 3,000 |
資料
| 壽命 | 55 - 80 |
|---|---|
| 恢復力 | 52 |
| 攻擊力 | 66 |
| 防禦力 | 20 |
| 飛鏢槍治療抗性 | 82 |
| 麻醉劑抗性 | 82 |
| 抗毒性 | 100 |
環境需求
| 舒適度臨界線 | 50% | |
|---|---|---|
| 草原 (m2) | 12000 | 55% |
| 森林 (m2) | 9700 | 45% |
| 偏好的古生植物 | 巴婆果 | |
| 苔蘚 | ||
| 蘇鐵 | ||
| 有害的古生植物 | 木賊 | |
| 棕櫚 | ||
| 腐木 | ||
解鎖條件
通過在下列挖掘場出土化石,以解除鎖定:
| 挖掘場 | 化石品質 | 化石數量 | 地點 | 耗時 | 費用 |
|---|---|---|---|---|---|
| 自流井組地層 | ★ | 3 | 亞洲 | 中國 | 大山鋪 | 2分 | $105,000 |
| ★★ | 10 | ||||
| ★★★ | 7 |
孵化
| 耗時 | 2分 24秒 - 2分 40秒 |
|---|---|
| 費用 | 275,000 |
疾病
| 免疫 | 感冒 |
|---|---|
| 易受感染 | 羊齒植物中毒 |
描述
重慶龍 (Chungkingosaurus) 是已知最小的劍龍之一,是古代出沒在現今中國的植食恐龍。牠的學名意思是“重慶的蜥蜴”。牠和劍龍一樣,尾巴上有自衛用的尖刺。牠外型與沱江龍非常相似,但重慶龍體型較小、鼻部較小,且牙齒不重疊。
發現
重慶龍的化石在 1977 年以後陸續於重慶群上沙溪廟組地層出土。
古生態學
上沙溪廟組地層出土的各種恐龍和其他化石,顯示這裡古時是一個很多元的環境。鱷魚和烏龜的化石,顯示這裡應該曾有充足的開闊水源。


同住偏好